别名:北鲜皮、藓皮、野花椒根皮、臭根皮。
性味:苦;咸;寒。
归经:脾经;肺经;小肠经;胃经;膀胱经。
功能:;;。
:风热湿毒所致的;;;;湿热痹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6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
洗或研末敷。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。
采收储藏:大部分地区在春秋季节采挖,南方于立夏后采挖,洗净泥土,去除须根及粗皮,趁鲜时纵向剖开,抽去木心,晒干。
炮制:拣净杂质,除去粗皮,洗净,稍润,切片,晒干或酒拌炒。也产于山东。
薄层色谱:取本品粉末1g,加氯仿10ml,回流提取30min,滤过,滤液浓缩至2ml,作为供试液,另取黄柏酮0.5g溶于1ml氯仿液中作对照品溶液,吸取二溶液分别点祥于同一硅胶G-0.3%CMC薄层板上,以甲苯一氯仿一甲醇(3:12:3)展开,用碘蒸气熏后,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黄色斑点。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