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药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带根全草。
【采收储藏】秋、冬季采收,根茎与茎叶分开,晒干。放干澡处保存。鲜用随时可采。
【性味】辛苦,温,有毒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有大毒。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苦辛,温,有大毒。
【】,,杀虫。治指疔,,,,,下肢,烫伤,顽癣。
①《江西民间草药》:治臁疮,顽癣,白秃子,以叶浸醋内七、八日,杵烂敷患处,一日一换。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外用治跌打。
③《湖南药物志》:,行气,杀虫。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捣敷;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。
博落回
博落回根含血根碱(sanguinarine),白屈菜红碱(chelerythrine),原阿片碱(protopine),α-别隐品碱(α-allocryp-toPine),博落回碱(bocconine)即是白屈菜玉红碱(chelirubine),氧化血根碱(oxysanguinarine),博落回醇碱(bocconoline),去氢碎叶紫堇碱(dehydrocheilanthifoline)。
全草中含原阿片碱,原阿片碱-N-氧化物(protopine-N-oxide),α-别隐品碱,黄连碱(coptisine),小檗碱(berberine),刻叶紫堇明碱(corysamine)。果实中含血根碱,白屈菜红碱,原阿片碱,α-别隐品碱及β-别隐品碱。小果博落回地上部分含血根碱,白屈菜红碱,原阿片碱,隐品碱(cryptopine),别隐品碱(allocryptopine)和博落回碱。[3]